首页 继承律师文集文章正文

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怎么分配)

继承律师文集 2024年12月20日 11:02 99 kk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婚后继承了父母的房产,离婚时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2. 遗产配偶子女和父母如何分割?

婚后继承了父母的房产,离婚时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后继承的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这个问题?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那么婚后继承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有两种情况:

  1、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所以(1)被继承人在死亡是明确表示房产归夫妻一方所有的,即为继承人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2)夫妻双方之间在婚前订立财产协议的,其中约定了婚后任何一方的继承财产为一方所有。

  2、除了上述两种情形外,婚后继承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法海一粟认为,婚后继承的遗产,一般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夫妻一方是通过遗嘱方式继承的,并且,遗嘱在已经明确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1、财产继承的方式。从继承法的角度,财产继承无非是法定继承或者是遗嘱继承。所谓法定继承,就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所谓遗嘱继承,就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2、婚姻法的规定。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符合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3、本案情形。本案中,题主没有提到遗嘱,因此,应当属于以法定继承方式继承的财产。有鉴于此,因此,本案中夫妻一方所继承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双方离婚,该部分财产则会在双方之间依法分割。

4、如果规避。如果要规避这种情形的出现,那么,只能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处理,即在遗嘱中遗嘱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只归遗嘱继承人个人所有,不作为其夫妻共同财产。如此,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就不会成为其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对方也就无权请求分割该部分财产了。

法海一粟:运筹帷幄之中,决战法庭之上。

判断婚后继承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关键要看父母是否已经立遗嘱将该房产指定给夫或者妻一方。

第一、如果父母没有立遗嘱或者也没有其他特别约定的话,依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在离婚时就要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怎么分配)

第二、父母如果在生前已经立下遗嘱明确将该房产留给夫或者妻一方,或者留下赠与合同明确将该房产赠与给夫或者妻一方,此时依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该房产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因此,从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父母的财产处分一般按照权利人的意思表示为准,即父母通过立遗嘱或者通过赠与合同方式对上述财产进行处分,为了避免家庭成员争夺财产、对簿公堂,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立遗嘱的方式规避此类法律风险。

感觉回答不错,请记得点个赞哦☺,如有法律问题可以点击关注并私信我。

你好,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遗嘱中是否明确房产只归继承人一方所有。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亦即,如果遗嘱中明确房产只归继承人一人所有,与其配偶或他人无关,则属于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如果遗嘱中没有明确房产只归继承人一人所有,那么,此时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提醒:注意保存证据,以防诉讼时陷入被动!

遗产配偶子女和父母如何分割?

您好!

  • 如果从法定继承角度,配偶、子女和父母作为去世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平分遗产。
  • 如果去世人生前留有合法有效遗嘱,由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

在遗产继承过程中,关于继承人、遗产分割,会涉及到一些常见问题。这里分几个方面说明一下:

关于继承人

继承,最终的核心要素其实就是“人”——继承过程中,特别能够体现出家庭亲情关系的牢固与否

毕竟,现在这个阶段发生继承,涉及到的,都不是几千、几万的“小数字”,而是大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的财产,特别考验亲情。

遗嘱继承我们不多谈:只要遗嘱合法有效,遗产将由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

在法定继承权情况下,按照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题主的情况,不会涉及到第二顺序继承人),按照继承人的人头,均分。

但是,这里需要考虑到未来财产“外流”风险的问题——例如,转继承问题(去世人的兄弟姐妹分自己财产)、子女婚变财产被前配偶分走问题,等等。

所以,这里给出一些建议:尽可能集中继承、向下继承

例如,由去世人的配偶或者子女继承,避免由去世人的父母继承。两个原因:

  • 理论上,去世人的父母,会早于去世人配偶、子女,所以,同样一笔财产,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两次继承的概率非常大。
  • 如果去世人有兄弟姐妹,那么去世人父母再去世之后,他们继承下来的财产,将“转”到去世人兄弟姐妹名下。这样的话,就变成了“七大姑八大姨”来争自己家财产。

确定继承人的过程,是可以通过协商来完成的。在《继承法》、《民法典》中都明确规定了:继承人可以在继承发生之后、继承完毕之前,选择放弃。

关于遗产份额

在计算遗产份额过程中,一定要明白一点:去世人财产中,个人部分和夫妻共同部分的区别。

这是一个挺简单的问题,但是,现在还有很多老百姓对于这一点上有模糊的认知。

我们拿房产举个例子(其他形式的财产,例如银行存款等,同理)。

夫妻婚内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去世人去世之后,夫妻共同财产就分为两部分:一半是在世配偶自有的,这部分不算做遗产,完全属于在世配偶个人。

另外一半儿,才算作遗产,由上述说的继承人继承。

关于如何分割

题主问道“如何分割”的问题,简单说一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1.确定继承份额和继承人。

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2.确定继承办理方式。

现在的继承办理,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 无争议继承。如果所有继承人对继承份额都认同、没有任何争议,主要的办理方式就是做继承权公证。所有继承人去公证处,按照公证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 有争议继承。如果继承人之间有争议了,那就只能去法院打官司,通过法院判决,拿到《法院判决书》。

3.办理财产过户手续。

拿到公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去财产管理机构(例如,不动产登记中心、银行等),办理财产的过户手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夫妻继承父母遗产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

继承律师网 广州继承律师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