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遗产继承法(民法典遗产继承法条是第几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法典遗产继承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民法典遗产继承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以后,按以前的继承法已经继承的遗产还会改变吗?
您好!
只要是已经合法继承遗产,不会改变。
在立法层面有一个共同遵循的原则:法不溯及既往。直白解释一下就是:后续法规的调整,不影响按照之前法规的执行结果。
这次《民法典》,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于继承的修订,本质上变化不大。
结合题主描述,比对一下《继承法》和《民法典》
如果已经继承完毕,至少意味着:
- 遗产属于去世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 无论是通过无争议、还是有争议的继承途径,都已经合规、合法的办理完毕。
- 继承遗产的人,符合继承条件。
这三点,能够充分表明:
- 财产不存在问题。《民法典》对于可继承财产的范围约定很宽泛,就一条:去世人生前个人合法财产。相对于《继承法》,范围更大,包含了之前《继承法》规定的财产范围。因此,财产上,不会与《民法典》冲突。
- 继承方式,在《民法典》中并未做任何修订。之前如何办理继承的,《民法典》实施之后一样。
- 继承人范围和条件。从条件上,除了增加“宽恕”制度之外,没有变化。但是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讲,个人认为更多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一些价值观导向;从范围上,除了增加第二顺序的代位继承人之外,没有变化。即便如此,哪怕按照《民法典》可能会有其他具备继承权的人,也无所谓——毕竟已经继承的人肯定具有合法继承权,而且已经继承下来,没有任何客观理由重新推翻。
新的继承法是怎么规定遗产的?
您好!
新的继承法,其实是《民法典》中一个篇章。今后(在2021年1月1日起),《继承法》这个法规就取消了。在这里,我们都用《民法典》这个名词来说一下关于遗产的事儿。
这次,关于“遗产”范围的界定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动。变动主要体现在:
原有《继承法》中关于遗产的规定
第三条 遗产范围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即将实施的《民法典》关于遗产的规定
第九百零一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但法律规定或者依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除外。
您会发现,其实后者说的更“粗”了。所以,就引起一些讨论:诸如,有些人“欢呼”:游戏账号也可以继承了、虚拟资产也可以继承了,等等。
这里仅谈谈个人的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的财产类型越来越多,诸如上面提到的,有个游戏账号挺值钱,是不是也可以纳入遗产范围?
既然法律都说了:个人合法财产,不限定范围。那么,这部分财产肯定算啊!
现实中会面临什么操作问题?到底是利于财产继承、还是平添更多无谓的麻烦?——
- 往优点来说:这种界定方式,貌似很泛,但是涵盖面更广,力保老百姓个人的财产不流失。
- 往缺点来说:财产界定或许产生的争议会更大。“泛”的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没有边界。没有边界,就给判定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只能说:初心很好,但是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
没有新继承法这个法律。现行有效的是《继承法》。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届时《继承法》失效。
至于《民法典》关于继承是怎么规定的,你就自己上网搜一下就行。
民法典改变了以往继承法列举式的遗产规定,采用概括式的规定,个人去世后留下的合法财产都属于遗产,这种方式的概括,是考虑到现在人财产的各式各样以及后续无形财产的千变万化。
我国《民法典》对被继承遗产的类型没有作出规定,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都是属于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但是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除外。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现金可以通过法定、遗嘱、遗赠、遗赠扶养4种方式继承,这种方式的效力是遗嘱扶养、遗赠和遗嘱、法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一、哪些财产属于遗产?《民法典》规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通俗的讲,在确定遗产时,先要确定被继承人去世后,遗留的资产有哪些,然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债务。如果被继承人去世前还有债务未还,他的遗产首先要用来还债。这时候如果继承人想继承遗产,就要同时继承债务。
2.是否有本人遗嘱。有遗嘱的要注意,遗嘱中只有被继承人自己的财产才能按照遗嘱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其他属于他人财产,即使遗嘱有规定也是不可以的。如果遗嘱没有给有抚养、赡养义务的人留足够生活费的,也是可以主张“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3.法定继承。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继承顺序,第一顺位>第二顺位。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民法典》对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认定中添加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几类情形:被收养人对其生父母的遗产享有的权利;继子女对其生父母遗产的继承权;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法典遗产继承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法典遗产继承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民法关于继承的法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